怀孕
分娩
产后
新生儿(1-2周)
婴儿期(1-12月)
幼儿期(1-3岁)
学龄期(4-6岁)
亲子
疫苗
育儿专题
辅食
排行榜
精彩回顾
您的位置:首页 >> 育儿频道 >> 学龄期(4-6岁) >> 儿童教育 >> 正文

四个妙招改变“厚脸皮”宝宝

2010-05-20儿童教育 来源:全民健康网

  对待缺少羞耻感的孩子,家长一定要有耐心,切勿打骂,更不要当面称孩子“厚脸皮”。这样做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,反而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,令他破罐子破摔,更加无所顾忌。 

编辑推荐:[[父母为宝宝朗读都有哪些好处
怎样对对孩子进行“灾难教育”
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会交朋友]]

  羞耻感是一个人是非观的一定反映,也是人格是否健全的一种表现。人应该有点羞耻感,比如,犯了错,就应该觉得羞愧并认真反省;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,就应该感到歉疚……一个人如果连基本的羞耻感都没有,就容易走入歧途,甚至直到不可收拾的地步。

  要有效地改变“厚脸皮”的孩子,家长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式:

  1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

  是非观的错位必然导致羞耻感的缺失。有些孩子缺少应有的羞耻感,很可能是因为头脑中的是非观错了位,把本应感到羞耻的事当作了不必羞耻、甚至感到骄傲的事。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关键在于家长。孩子的心灵是一张白纸,对与错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家长的言传身教。家长不仅要明白地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、什么是错的,更应该以自己适当的言行举止,给孩子树立榜样。如果家长自己“没羞没臊”,犯了错误还若无其事,孩子也就势必会受到影响,在潜移默化中失去羞耻感。

  2、培养孩子的荣誉感

  荣誉感与羞耻感是并立的,缺少羞耻感的孩子,往往也缺少荣誉感。心理学研究表明:一个人如果缺少荣誉感,对批评、指责的反应也会变得迟钝。所以,改变“厚脸皮”孩子可以从培养荣誉感入手。在日常生活中,家长要细心观察,发现孩子有良好表现,就及时给以热情的赞扬,使他有一种获得荣誉的快感。一旦荣誉感建立起来了,羞耻感也就随之而生了。

  随着育儿知识的普及,很多妈妈们已经认识到科学育儿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,每个父母都应给予孩子正确的关爱,做好家长这人生中重要的工作!![[了解更多科学育儿知识请进入:育儿频道]]

<<12>>
猜你喜欢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