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像看到电视节目里的大厨下厨一样,看着容易做着难,护理宝宝也是相同的。很多年轻的妈妈们看着育儿书籍说得很简单,但到了自己实践的时候就觉得连帮宝宝洗澡都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。尤其是面对宝宝的敏感部位,再加上道听途说很多关于敏感部位的危险事,更加觉得像临大敌。
其实年轻的妈妈也不需要过于紧张。宝宝的敏感部位,确实需要你的细心呵护,但是不需要过于慌张。牢记以下几个信息,你就可以轻松地做好哦。
1、宝宝的囟门
看到宝宝还没有弥合的头骨中间有一菱形空间,并且如脉搏一样一跳一跳,年轻的妈妈就会紧张。不过,不要过于害怕这部分的护理。这里有很厚的一层膜保护。正常洗头不会对它引起伤害。这个部位还是宝宝病情的观察室,如果宝宝不适,就能通过检查它来确定病情。
2、头垢
有的宝宝在头皮上有一层黄褐色和鱼鳞般的污垢,不很雅观。不过,妈妈们就不要去抠。正确的办法是用植物油软化,渐渐会自然脱落。一般到六个月左右,宝宝的头皮就很的干净了。
3、脐带
在洗澡的时候千万不要在水中浸泡过久。垫尿布过长时就要在腰部反折下来,避免被尿液浸湿。浴后用酒精棉消毒。同时还要多注意观察,有红肿或渗水等异常要及时看医生。
4、小屁屁
护理小屁屁的工作是很重要的。传统的布尿布与现代的纸尿裤各有千秋,就能交互使用。布尿布更贴身,透气,经济环保,晴好的白天与夏天使用起来很方便;纸尿裤在阴雨天与夜晚可以大显身手。还有大便后,用柔肤巾与温水洗屁屁相结合。柔肤巾使用方便,含有丰富的护肤成分,缺点是天冷时冰凉,有时一次就用去好多张纸,很不经济;温水洗屁屁要彻底些,合适的水温就会使小宝宝感到很惬意,缺点是麻烦些,适合有帮手时使用。尿布疹发生在几乎所有的宝宝身上,我对付它办法是防范在先。武器就可以更加的平常了,空气与阳光。
宝宝刚换下尿布后或刚刚方便过,就让它自然晾晒一会儿,不要立刻就包上。
5、眼睛
眼睛的护理就需要更加的小心,孩子出生时容易携带致病菌,特别是眼部容易发生结膜炎,另外孩子还喜欢小手乱抓异物等,都较容易伤及眼部。一般情况下,可以用温开水清洗眼部,如果结膜比较红,可以用眼药水点眼,每天3次。如果是抓伤的话,比较好把指甲剪短并戴上薄手套,那么就可以防抓伤。眼部异物能轻轻地用水冲洗或用消毒棉签擦拭掉,如果比较困难,比较好找医生处理,以免伤及眼角膜。
6、耳朵
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,尽量避免洗澡水流进外耳道,如果不小心流进去,就可以把孩子的头侧向一边,有利于水流出,也用棉签轻轻地把水擦拭掉,但千万不要把棉签插进外耳道。在感冒时也要小心孩子是否有耳朵的不适,是否有分泌物流出或有特殊异味。如果孩子老是抓耳朵,那么就要小心患中耳炎的可能。
7、口腔
同时还要保持口腔的清洁,特别是进食后要适当喂些温开水,千万不要嘴里总有食物残渣。如果嘴里出现白色的分泌物,就可能是患了鹅口疮,需要用抗霉菌的药物和紫药水等抗霉菌。平时可适当给孩子补充维生素,以保持口腔黏膜的完整,防止口腔炎。